2024-01-23 健康知识 73
【症状】
神经性尿频症是小儿仅有排尿次数增多而无其他伴随症状的一种常见功能性疾病。
神经性尿频症多发于情绪紧张的学龄前儿童,女孩多于男孩。一日要求排尿次数可达10~30次,排尿间隔时间长的1~2小时一次,短的5~15分钟就一次,每次尿量不多,每天尿液总量仍在正常范围内;夜尿次数不增多,少数患儿可遗尿;孩子一般情况尚好,除尿频外,无尿痛、尿急、发热等症状;多次尿液化验结果都正常,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
【应对措施】
一旦确诊为神经性尿频症,家长不必惊慌,因为本病在短期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治疗该病首先要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因此绝不能再打骂孩子;孩子尿尿时也不必太在意,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尿频、尿急之事,否则会使尿频症状加重。其次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这一两个星期最好先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不妨请几天假在家陪他一起做游戏或看电视,给他讲故事或背儿歌。最后,应保持外生殖器的卫生,每天给孩子清洗至少两次。
对于重症患儿,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有山莨菪硷或硝苯地平,两者合用疗效会更好,具体用法用量应遵医嘱。
经心理治疗同药物配合1-2周后,绝大多数患儿尿频症状会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
需要特别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孩子若无尿路感染的证据,切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增加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出现原因】
该病的出现以精神因素为主,如小儿过分紧张自感尿未排完或怕尿湿裤子,好像成人情绪紧张时(如考试)老是要上厕所一样;少数小儿为引起家长对他的关注,频繁地要求排尿;也有些孩子外阴或内裤不洁摩擦引起尿意;蛲虫在小孩肛门附近排卵爬行时也可反射性产生排尿感觉。
【预防】
尽早治疗蛲虫病,注意外阴的卫生,多清洗之。帮助幼儿用正常的途径来排解紧张同焦虑。
【易发年龄】
3~6岁的学龄前儿童。
上一篇:儿童期1型糖尿病的症状与原因
下一篇:学前期紧张性头痛的症状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