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学知识

竹林七贤(二)

2023-12-21 国学知识 124

  高平陵事变

  公元249年的冬天,竹林七贤聚会的云台山一片肃杀,天气寒冷异常。

  史书记载,这年春节过后不久,离百家岩二百里远的洛阳打开了城门,小皇帝曹芳要到城外的高平陵,为他的父亲魏明帝曹睿扫墓。

让曹爽意想不到的是,他刚刚出了洛阳城,一直装病在家的司马懿立即跳下床铺,实行早已拟定好的计划。

  司马懿乘京城空虚的大好时机,迅速派兵占领洛阳各要地,关闭了城门,截断了洛水浮桥,堵住了曹爽的回城之路。

最后的结局是,曹爽他的关键成员,被司马懿杀害并诛灭三族。司马氏集团对曹氏集团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高平陵事变后,曹魏政权的权柄,落到了司马氏家族手中。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明白,他的统治,毕竟离不开士人的支持。

因此,那些与曹爽没有太多关联的士人,特别是享有盛誉的名士,成为司马懿积极笼络的人物。

  在司马懿笼络的名士中,就有竹林七贤中的阮籍。

  阮籍进入庙堂:远离政治游戏

在司马懿看来,在云台山百家岩的竹林中,与朋友们谈玄论道、抚琴吟诗的阮籍不但是名人之后,照样著名的才子,文采不亚于其父阮瑀,有很重的份量。

    最让司马懿看中的是,阮籍曾拒绝曹爽的征召。这在他看来,阮籍没有倒向曹氏集团。因此,自然成为他拉拢的对象。

这一年,四十岁的阮籍不得不走出竹林,担任了司马懿的从事中郎。从此,阮籍过上了“朝隐”的生活。

  公元251年的8月,七十三岁的司马懿病故。由他的大儿子司马师接班辅政。

  阮籍继而又成了司马师的从事中郎。

此时,司马氏的权势日益膨胀,篡夺曹魏天下的企图“路人皆知”。

  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企图除掉他的皇帝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新的君主。

  曹髦继任帝位之后,司马师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封官晋爵。

据《晋书》本传记载,阮籍也被封为关内侯、徙官散骑常侍。

  作为大将军府里的幕僚,阮籍目睹了司马氏的狠毒阴险。他知道自己与虎狼为伴,必须小心谨慎。

《晋书·阮籍》传中说,司马氏的亲信钟会曾多次拜访阮籍,询问他对时事的看法,目的是寻找机会、罗织罪名。

  阮籍自然明白钟会的用意,他或发言玄远,对时事不加评价,或大醉不醒,终于免遭陷害。

  司马昭是司马师的弟弟。255年,司马师病死后,由他继任大将军,总揽朝政。

就在这一年,担任散骑常侍的阮籍,主动向司马昭请求,要到外地去做官。

  他向司马昭说,我传统到过山东东平,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想到那里去做太守。司马昭高兴地答应了。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