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安全

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2023-12-29 儿童安全 99

  喘息样支气管炎(asthmatoid bronchitis)是一临床综合症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肺实质很少受累。其中部分病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1感染因素 多种病毒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2解剖其优势包括 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都比较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优化,故其粘膜易受感染或其他刺激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稠密不易咳出,从而产生喘鸣音

3过敏体质因素 婴幼儿患病毒感染者甚多,仅一小部分患儿呈喘息样支气管炎表现,提示同一病毒在不同个别中所产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与机体内在因素密切相关,如近年发现合胞病毒引起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出现特异性IgE抗体,其鼻咽分泌物中组织胺浓度明显高于同样感染而无喘息表现的患儿其亲属往往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约30%左右的患儿曾患湿疹,测血清SIgE含量常见增高。

  喘息样支气管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显示其优势包括如下:

  ①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1~3岁小儿。

②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少数病儿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罗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③经治疗后在第5~7天上述症状减轻。

  ④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

⑤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3~4岁时复发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是有部分病例远期后发展转为支气管哮喘。

北京儿童医院于1987~1989年对594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了4~21年回首性追踪结果41%转为哮喘,其中618%已经痊愈,尚有38.2%仍有哮喘发作有过敏史、嗜酸细胞较高以及血清IgE升高者,往往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症基于天津医学院儿科等单位(1989)对146例喘息样支气管为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疾病,因为两者的遗传史、过敏史血清 IgE及肺功能均甚相似。西安医科大学儿科(1988年)也认为对3岁以下不明原因的反复喘息儿应考虑为婴幼儿哮喘,它与儿童哮喘可能是一种病在两个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

  1988年全国小儿哮喘会议提出评定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计分法):

凡年龄<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①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样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3次者2分,

  ②肺部出现哮鸣者2分

  ③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

  ④患儿有其它过敏史1分

  ⑤一二级亲属中有湿疹、皮炎或哮喘患病史1分。

以上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并继续追踪观察。

<<<12>>>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