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安全

假期儿童意外伤害高发季

2024-01-13 儿童安全 101

  现象

  刚进暑期,一个3岁男孩就不慎掉进刚倒入沸水的洗澡盆里,引起全身大面积烫伤;还有一名13岁少年与同学打篮球,俩人碰撞后倒地,造成下颌骨骨折;

8岁的贝贝手里拎着刚买的两瓶啤酒兴冲冲朝家跑,一下摔倒后破碎的酒瓶玻璃让他的躯体多处受伤。

一直以来每到暑假,类似这样的儿童意外伤害就会比平时有所增加。在儿童医院外科每天的门诊中,外伤的孩子少时可占20%到30%,多时可达50%到60%。这些患儿以头面部、四肢的剐伤为主,撞伤、摔伤、烫伤、刀割伤也占有不小比例。另外还有一些耳道异物、鼻道异物、气管异物的患儿。

专家分析天真的孩子根本想不到在他们玩耍时,危险也会悄悄袭来。由于缺乏一种自觉的防护心理防范知识,面对危险,孩子所受的伤害会扩大,要比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成人严重得多。

  意外伤害虽然是一种突然出现的事件,但它完全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

专家提示家长老师在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的同时,一定要多嘱咐孩子注意安全。如骑车速度不能太快,不要在工地或障碍物多的地方追跑打闹。鼓励孩子对事物要有好奇心,但不要动火、刀、玻璃器皿等,尤其不要边吃东西边跑闹、说笑,以免造成气管异物,危及生命安全。

据悉,最近北京市教委已经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始,把实用性的安全应急课程正式纳入课程表,这种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家长的"弦"不能松

  现象

奶奶哄着2岁的孙子在床上玩。门铃响后,孩子的姥姥应声而入,两位亲家正寒暄,"呯"的一声闷响,随即传来孩子的哭声,他从床上栽到了地上。老姐俩都"吓傻"了,找了别人才把孩子送到医院。结果孩子右锁骨骨折,躯体多处软组织挫伤。

假期里,9岁的佳佳趁家中无人,学着妈妈煎鸡蛋,一切做得像模像样。可当她翻炒时,铲子上的水溅出的油花让她慌了神,一下子打翻了锅,过多的油滚烫的鸡蛋全洒在孩子的大腿上。

专家提示当孩子受到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烧伤或烫伤等意外伤害时,许多家长往往是束手无策,恐慌、相互埋怨,不能在第一时间里给予孩子最正确的帮助处置。其实,只要稍加注意,许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稍具常识,可以将意外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因此,要减少或杜绝这类事件的出现,家长的"弦"绝不能松。

  小贴示:几种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

  外伤

  出现外伤莫惊慌,区别对待轻重伤。轻者冷敷免出血,次日热敷减肿胀。

  骨折就地找夹板,手帕固定再就医。椎体外伤莫搬动,自制担架要平放。

平稳送到医院里,交由医生查情况。

  中毒

  误服毒物速求医,带上服物一起去。说明情况要清晰,便于施救解危机。

  若被化学制剂污,先在家中做清洗。如果误被强酸沾,要用软布先吸干。

  毒物进眼清水洗,接触皮肤同处理。

  烧烫伤

如果出现烧烫伤,先要清除致伤物。冷水冲洗受伤处,伤口冷却剪衣裤。

  妥善保护创伤面,保持干燥透气度。不挑水泡乱涂药,尽量轻柔减痛苦。

  莫要喝水要仰卧,通知医生快救助。

  呼吸道异物

异物阻塞呼吸道,冷静处理莫急躁。鼓励孩子试咳出,莫重吸气莫哭闹。背上面下放腿上,轻拍后背家长助。不能咳出送医院,对症施救遵医嘱。平时注意多宣教,进食安静莫说笑。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