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9 亲子教育 79
观察近一两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令人感受深刻的体会:西方比较强调个体性跟独特性,西方教育因此强调,每个人要发挥自己的特色;而在东方的世界,比较强调团体性同整体性,固然这样的习性是好的,但东方教育因此非常强调一致性或制度性,有时反而就被框架住了,教育变成好像在工厂生产罐头或一个制式化的产品一样,制造出来的每一个罐头同产品,长得都一模一样。
个体性,也是独特性的意思。我常跟小朋友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你跟全世界的所有人都一样了,请问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有你?造物主创造出每一个人来,就是因为──你跟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到他的独特性跟个体性。
这里我先举个例子。从前,有一个小男生,他跟全班的小男生都不一样,因为他从小就喜欢玩芭比娃娃,一直到了中学他照样喜欢芭比娃娃。这时父母心里就觉得,糟糕了!一来,担心他长大之后会不会是个同性恋呢?二来,担心他是不是一个跟别人都不一样的怪小孩?尤其担心孩子本身会遇到一个状况──可能当他越大就越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因为一个大男生如果还喜欢玩芭比娃娃,大家总是会觉得很奇怪而嘲笑他的。
可是,这一对父母决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与个别性,于是,他们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求学;到了国外,他们的教育观念就能够接受:这很正常啊,本来就不需要受到限制。因此,这个孩子就慢慢在接纳当中长大。结果各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成了什么吗?他成为了全球芭比娃娃的首席设计师!他是一个华人,而且年收入好几百万美金呢。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到,常常我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致性,大家都要一样,事情的标准答案也都一样。我自己从求学以来,就非常反对这种模范生的观念,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模范生,有人是念书的模范,有人是活动的模范,有人是捉弄老师的模范,有人是捣蛋的模范……总之,每一个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并没有一个小朋友比别人更糟糕。
上一篇:父母必知 做一个会说话的家长
下一篇:家长警惕 五个毛病破坏孩子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