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亲子教育 85
做事拖拉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广泛现象,明明事情就摆在眼前,可就是一拖再拖不愿意动手,这种坏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会很大。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很少有时间概念,大人强调效率因此对孩子玩起来没完不能容忍。对孩子的体验来说,效率是破坏兴趣、损耗心智的一种束缚。孩子在动手试验、观察、探索、游戏的过程本身需要耐性同投入(这等价于时间),情绪情感被压抑的结果是:越催促越拖拉,越呵斥越磨蹭,越处罚越对立。
拖拉还有一种原因,是孩子表达自己抗拒情绪。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去催促同训斥,而是要去搞清孩子到底抗拒什么,洞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同原因,去解决那个鈥溡蜮€潯�
一、孩子拖拉的原因
1、躯体机能的原因(并非真拖拉),比如小肌肉活动能力还没发展好,在精细化操作上比较慢;
2、家长在孩子运动过程中唠叨不停,孩子的兴趣与专注能力总是被干扰;
3、从来不给孩子自己进行判断、采取的机会,使其长期保持在代劳及被动接受状态。
4、大人在自我管理上示范不够,有拖延等习惯。
对孩子而言,他们对时间并没有什么很具体的概念。他们做事的动力除觉得运动过程有趣外,往往只是盲目地服从大人的要求,讨家长同老师的欢心,并不懂得浪费时间的危害。
二、家长如何对其进行争取引导
1、要跟他们讲明做事拖拉的危害
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做事拖拉的行为习惯后,可以给孩子讲明做事拖拉的危害,比如:做事拖拉,耗时太久,速度太慢,效率低,浪费时间,做事情太少,任务多了就会完不成;做事拖拉,会被老师与同伴认为喜欢贪玩,做事不认真;做事拖拉,会被老师与同伴认为太笨了,不会做才会慢慢地做。
2、按规定准时完成任务
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做事拖拉的行为习惯后,可以基于任务的难易程度给孩子规定一个合适的时间范围,如: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任务,符合规定就奖励,不符合规定就批评。
3、与同龄伙伴开展竞赛
上一篇:你知道孩子的创造力怎样发展吗
下一篇:最成功的孩子要有输得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