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礼仪知识 192
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孩子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们可以辨认出照片、录像中的自己,18个月到24个月之间,孩子不仅能辨认镜子里的自己,对看到的情景作出反应。比如,如果他发现镜子里的自己鼻子上有个红点儿,他会想办法把它擦掉。24个月左右,孩子会用代词“我”来表示自己,并注意到自己的躯体特征同行为能力。“我的头发是黑的。”“我会捡球。”
自我控制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一开始,孩子通过别人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妈妈说:“不行。”孩子收回自己的手。慢慢的,孩子自己知道一些事是不允许的,会试图克制自己。比如,孩子看着桌上的糖,犹豫是不是去抓,并喃喃自语:“不能吃。”孩子能够记起一个行为的后果,父母不在时也能回忆起他们可能对此作出的反应,因而努力约束或延迟行动。但如果目标太诱人,孩子就很难控制自己了。大部分2岁的孩子大约能独自等待4分钟,去触摸一个未经允许去拿的东西。可见,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控制力照样有限的,最好的防止不当行为产生的方法是转移注意力。把孩子的视线引向别的东西或运动。孩子的自我控制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自身的记忆能力、活动能力、语言发展、认知水平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等。随着孩子发展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对他们行动的控制就发展难。因为记忆能力有限,孩子会很快忘记规则,难以用纪律约束行为。不过,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孩子理解、回忆同应用规则,并且孩子对后果同标准的概念也逐渐清晰。家长如果能尽量用语言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为什么,并经常重复,同时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趣的是,在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加强的同时,他们不听话的水平也提高了。他们学会了躲避,假装没听见,磨蹭,或直接用语言表示不乐意。家长的耐心在此时受到极大的考验。
同伴交往
13个月左右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陌生孩子的紧张不安,但很快,这种反应就会过去。2岁的孩子同同伴交往时,首先划清自己的领地,声明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然后才开始真正的交往。到30个月左右,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在地在一起玩耍了。研究表明,13~24个月的孩子在一起,多半是互补型的游戏,而且缺乏想像,车就是车、积木就是积木。到24—36个月,逐渐出现假想性的游戏。比如:拿纸盒当作房子,毛巾当大衣。一两岁的孩子之间形成的友谊能够维持一年之久。这种友谊对孩子来说是关键的感情依赖。通过观察,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固定的朋友组合中,他们的游戏充满了交流。一旦一个朋友不在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就明显少了。因此家长了解孩子与同伴之间友谊的深度十分必要。孩子发展与同伴关系深受家庭同亲子关系的影响。与母亲形成安全性依赖的孩子更善于交往,更友善,更能与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