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儿童健康

儿童退缩行为暗示了什么?

2024-02-20 儿童健康 241

  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融洽相处,一起玩耍,但是有些孩子,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更不愿到陌生的情况中去,宁愿一个人呆在家里玩,这种现象称之为“儿童退缩行为”。

一个正常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情况,或遇到了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这是正常的,是儿童正常的适应性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会对所处的情况逐渐适应,并在做游戏等运动中,主动发展自己适应情况的能力。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却很难适应新情况。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如果不注意防治,不仅有可能延续至成年,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采取及教育子女方式等。

【应对措施】

  家长除了在平时注意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性格亲社会行为以后,对待儿童退缩行为还有以下措施:

家长应对儿童在社交中出现的合群现象,给予奖励,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运动,克服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家长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可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对于经过上述治疗而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忧郁剂,如氯丙咪嗪、麦普替林等,也可服用精神振奋剂,如利他林等。

出现原因】

  1.先天适应能力差。这类儿童从小适应能力差,对新情况感到特别拘谨,不愿意接触人,若勉强去适应,适应过程很难而迟缓,平时也不爱运动,对新鲜的事情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好奇心,从不与陌生人交往。

2.后天抚养教育不当。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长对孩子非常溺爱,过分地照顾与迁就,就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情况,以致其采取逃避的方式,如拒绝上幼儿园等。

  【预防】

家长应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想念孩子的力量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让孩子甩开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仗”,独立行走。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多方创造条件,使孩子能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戏,并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运动,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运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情况,在小伙伴之间形成睦的人际关系。

家长对孩子不要溺爱,以免养成过分的依赖性,也不可粗暴,以免使孩子恐惧不安,害怕与人接触。要鼓励孩子从小热爱集体,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运动,培养开朗的性格。家长教师的亲切信心,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12>>>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