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健康知识 75
一、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与胚胎发育有关。
二、发病机制:
肛门同直肠的发育,出现在第4周~6个月期间,胚胎长度为4~200mm阶段。在胚胎4mm时,后肠扩大与尿囊相通,形成泄殖腔,为一盲囊,中肾管开口于泄殖腔内。胚胎5mm时,泄殖腔与尾肠延伸相通。
在体壁的腹侧有泄殖腔膜,系外胚层与内胚层相融合的很薄组织,使泄殖腔同体外相隔。第4周泄殖腔开始分成两部分,背侧部形成直肠,腹侧部称为尿生殖窦。
其分隔过程是中胚层组织向尾侧方向生长,称为Tourneaux鈥瞫褶。间质从侧壁向内侧方向增生,称为Rothke鈥瞫襞。两种组织结构在中间融合形成尿直肠膈。
随着泄殖腔的分隔,泄殖腔膜也被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为尿生殖窦膜,后侧成为直肠膜,并构成原始会阴。在第7周末,尿生殖窦向外开口,第8周时直肠肛膜破裂。在此之前,从第5周开始,外胚层向内发展形成肛凹,并逐渐加深接近直肠,最后两者相通。
生殖器官同会阴的形成与上述发育过程同时进行。
女性:
内生殖器官是由苗勒管形成,向下延伸至中胚层的泌 尿生殖隔深处,其中段同下段融合,形成子宫同阴道,未融合部分形成输卵管,中肾管退化。
生殖襞的后半部与尿直肠隔的会阴距状突融合,形成会阴同叉状的阴道前庭原基,其前半部形成小阴唇,生殖隆凸未融合而形成大阴唇。
男性:
内外生殖器同会阴形成时,睾丸发育,中肾管形成输精管,苗勒管退化。生殖襞向中线靠近覆盖尿生殖窦孔,并逐渐愈合形成球部同阴茎部尿道。生殖隆凸形成阴囊。在胚胎第4个月时,会阴向前后方向迅速增长,使肛门移到正常位置。
直肠肛门畸形的出现是胚胎发育期出现障碍的结果,男性同女性基本上是相同的,仅是解剖上的区别。泄殖腔分隔过程的结果,尿生殖窦与肛门直肠窦之间相通,构成高位或中间位畸形,出现各种肛门直肠发育不全及直肠与尿道或阴道间的瘘管。肛门后移过程障碍同会阴发育不全的结果,构成低位畸形,出现肛门皮肤瘘,肛门前庭瘘,肛门狭窄等。
下一篇:小儿先天性肝囊肿要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