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健康知识 86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关键的是要区别是单纯性照样绞窄性,是完全性照样不完全性。因为手术治疗并不能消除粘连,相反地,术后必然还要形成新的粘连,因此对单纯性肠梗阻,不完全性梗阻,特别是广泛性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
手术后早期出现的粘连性肠梗阻,多为新形成的纤维素性粘连,日后可部分或全部吸收,一般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适应症:
凡诊断为广泛粘连性、慢性部分性、单纯性肠梗阻多采用非手术疗法。
2、注意事项: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全身中毒症状与局部压痛紧张或腹水的出现,立即进行手术。
3、方法分类:
(1)保守观察:
可自胃管灌入稀钡糊,观察其下行后肠梗阻近端肠管的形态、分布、运动程度。
(2)禁食:
胃肠减压,从鼻孔插入十二指肠引流管、持续抽吸胃肠分泌液及吞入的气体,以减低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使受压、曲折的肠管随蠕动而自然缓解,恢复至发作以前的粘连状态。
(3)灌肠疗法:
可用1%盐水灌肠,也可用上述中药第二煎作保留灌肠以达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4)抗生素疗法:
消除因肠梗阻而使肠管内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感染。
(5)输液:
按医嘱给予输液,以矫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血、改善一般情况。
二、手术疗法:
粘连性肠梗阻如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或嫌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手术须及早进,以免出现肠坏死。对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1、适应症:
(1)中毒症状加重、脉搏、呼吸加快、体温上升、脱水不能纠正或不稳定。
(2)腹胀加重、腹肌出现紧张、压痛,在保守观察中有进展。
(3)腹腔穿刺,腹腔渗出液镜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
(4)服钡后,钡剂不能下行,或长期固定一处不变。
2、手术具体方式:
基于当时病儿具体情况及病理变化决定,可作单纯粘连分离,肠切除吻合或外置造瘘,Ⅱ期吻合术。
①粘连带同小片粘连可施行简单的切断同分离。
②广泛粘连不易分离,且容易损伤肠壁浆膜同引起溶血或肠瘘,并再度引起粘连,因此对那些并未引起梗阻的部分,不应分离;
如因广泛粘连而屡次引起肠梗阻,可采用小肠折叠排列术,将小肠顺序折叠排,缝合固定于此位置;也有采用小肠插管内固定排列术,即经胃造瘘插入带气囊双腔管,将其远端插至回肠末端,然后将小肠顺序折叠排列,借胃肠道内的带气囊双腔管达到内固定的目的,以避免梗阻再出现。
③如一组肠袢紧密粘连成团引起梗阻,又不能分离,可将此段肠袢切除作一期肠吻合;倘若无法切除,则作梗阻部分近、远端肠侧侧吻合的短路手术,或在梗阻部位以上切断肠管,远断端闭合,近断端与梗阻以下的肠管作端侧吻合。
上一篇: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下一篇:中医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