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知识

新生儿硬肿症早期有哪些症状

2024-01-25 健康知识 80

  一、临床表现

  主要出现在冬春寒冷季节。好发于低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常出现在出生后7~10天内

  1、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产热良好者: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产热衰竭者:腋温 <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2、皮肤硬肿:

  皮脂硬化: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运动

  水肿:指压呈凹陷性。

  硬肿时,多为对称性,好发于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

  有时只硬不肿,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只影响大腿臀部,常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3、器官功能损害:

  轻者:器官功能低下,出现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的症状。

重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三、诊断

  1、皮肤硬肿范围诊断

  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

  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

  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2、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

  1989年全国新生儿学组会议讨论的标准

  轻度:硬肿范围<20%,体温>35℃,肛-腋温差正值,器官功能改变无或轻度功能低下。

中度:硬肿范围20~50%,体温<35℃,肛-腋温差0或正值,器官功能损害明显。

  重度:硬肿范围>50%,体温<30℃,肛-腋温差负值,器官功能衰竭、DIC、肺出血。

* 躯体各部面积%的估计:头颈部20%,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上肢18%,双下肢26%。

  3、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

  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

  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4、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标签: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