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健康知识 77
致敏食物是指小儿吃了这种食物会引起过敏,表现为湿疹、荨麻疹(在皮肤上出现风团块)、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有些人还会有腹痛、腹泻或哮喘。
一般来说,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是异性蛋白食物,如牛奶、螃蟹、大虾、鱼类、动物内脏、鸡蛋(尤其是蛋清)等。有些孩子对某些蔬菜也过敏,比如扁豆、毛豆、黄豆等豆类同菌藻类(如蘑菇、木耳、竹笋等)。有些香味菜如香菜、韭菜、芹菜等也会引起过敏,但比较少见。
判断孩子是否食物过敏的方法
1、家长可以仔细观察,如果小儿吃某种食物就会出现上述症状,而停止后症状消除,再次食用后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那么小儿就可能对这种食物过敏。
2、家长如果不能肯定,可以在医院做皮肤过敏试验,食物负荷试验或取血检查过敏原以协助医生诊断。
儿保专家刘纪平大夫在新书《一个儿保专家的育儿笔记》中提出父母可以通过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来预防孩子过敏:
1.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为婴儿提供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而且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还可以降低婴幼儿期过敏出现的风险,并产生长期影响。
2.使用低敏婴儿配方奶粉。母乳不足或缺乏时,应推荐使用经过临床验证有效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以进行早期过敏预防。适度水解配方是对牛奶蛋白进行适度的水解,利用酶切断蛋白质链,使之成为小分子片断段,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同时用热解法改变大分子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蛋白的抗原性。
3.母亲及宝宝补充含益生菌、长链多不饱同脂肪酸(如DHA同ARA)营养补充剂。因为添加益生菌可以对婴幼儿的过敏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作为食物的一部分,摄取足够的量可以对妈妈宝宝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
4.推迟婴儿引入非乳类蛋白质固体食物的时间:6个月后添加辅食。
上一篇:如何防止宝宝食物过敏
下一篇:宝宝举动反常可能春季过敏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