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健康知识 73
到学校去开家长会,坐在阶梯教室,听一个主任讲话。讲话带有励志性质,又带有心理辅导性质,因此慷慨激昂,又夹杂着术语同理论。看得出他是精心准备过的,内容很多,但我听着听着眼皮就沉重起来,突然理解了古人为什么要鈥溚沸海洞坦赦€濃€斺€敳蝗豢隙ㄒ蝾�
很乏味,家长们都听得不耐烦了,他还在上面滔滔不绝。他讲的话都有道理,都很正确,但抽象、干巴,没有活气,听了半天,真的没记住任何一点。
正确的东西不一定都值得听。为什么他把正确的东西讲不好呢?为了不打瞌睡,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结论鈥斺€斔挥斜涑勺约旱挠镅浴�
蒙台梭利说:鈥溨橇χ忻挥幸谎髯畛醪皇窃从诟芯酢b€澱饩褪呛芏嗳说奈恼露哑隽舜罅看窃迦床欢说脑蜮€斺€斠蛭挥凶约旱母芯酢�
看别人的东西,摘抄再多的文字,甚至当时有很多的思考,但这只能是一种理解,是对别人的吸收,如果没有自己的感觉,不是从自身的感觉得出的结论,无论怎么写,都不会感人,都不会有生命的气息,许多鈥溁棱€澋奈恼拢际钦庋桓鱿鲁《选�
很多人在文章中爱用名人名言,特别是应试制度下的老师同学生,以及官僚体系中的发言人。大概,第一可以显得有学问,第二不容易犯错误,第三显得有权威。但其实,从这三条理由就可以看出,那完全是虚张声势。借别人之口说话,往往是因为自己没有底气,不相信自己的声音。
但这样做同样有危险。因为名人的话不一定对,你要让自己站得住脚,首先就要保证名人的话是正确的,而且与你所证明的道理相吻合,这就很需要判断力了。
凡是能成为名人名言的,必有其过人之处,因此名人名言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慎用。名人的话最好只是作为总结,因为他往往说得比你精辟,你自己往往想不出比他更好的句子。如果你自己想得出,最好照样用自己的。名人名言也不要轻易作为整个立论的基础,最好只是起辅助作用。只有在自己真正领会之后,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思想之中,名人名言才有真正的力量。
当我想完这些道理之后,台上的主任还没讲完,打瞌睡的家长更多了。很替他难过。明明是自己在说话,却变不成自己的语言,我估计,他对他讲的这些东西,可能自己都不太信、不太懂。这些东西没有变成自己,没有带上他的体温同气息,我们旁人感觉到的就只是一堆死东西。
开会最容易让人打瞌睡的,就是台上的人照着稿子念。但是有的人念着念着念出了感觉,稿子上的东西打动了他自己,他忽然动了情,把自己的气息灌注进去了,那稿子也就活了,台下的人也会精神一振,瞌睡顿消。
再正确的东西,都需要你注入自己的气息,它才有生命。写文章也一样,有的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看起来都有道理,但你就是不会留下印象,那些文字就像没有灵魂的空壳,轻飘飘地就传统了,你既没有兴趣抓住它们,更不可能让它们在你的心中生长,纯粹只是废话而已。
上一篇:时间是真正的大浪淘沙
下一篇:抄袭让自己承受道德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