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 健康知识 74
--> 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应形成合理的饮食制度,也就是说,每天进食的次数、时间以及每餐的食量都要有合理的安排。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是 合乎卫生要求、有充分科学依据的。人的胃有储存、机械性消化同化学性消化三种职能。食物在胃里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被充分消化。一般来说,水在胃中停留约10分钟,碳水化合物停留两小时,脂肪及蛋白质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夹杂食物停留时间不超过4~5小时。小儿进食应定时定量是基于小儿的营养需要同胃的容量,食物在胃中排空时间,小儿的运动量以及饮食习惯来规定的。小儿胃容积小,在7~11岁时,胃每天可容纳食物量2100~2300克,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胃容量逐渐增加,一般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为4~5小时,因此每餐相隔4~5小时为宜。此外,国外曾有资料报告一日两餐(早上8时同下午8时),蛋白质的消化率只有75%;一日三餐,(上午8时,下午3时,晚上8~9时),蛋白质的消化率达85%。如在上午11~12时补充一些面包、饼干等,蛋白质的消化率相近。一日进餐5~6次,食欲明显降低。倘若不定时进食或整天逐步吃零食,则会使胃逐步存留食物同消化食物、胃肠保持在逐步的紧张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松驰,而造成食欲逐渐减退。常年累月就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得胃肠疾病。如能严格地遵守进食制度,就会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孩子按时进食,到吃饭的时候,胃肠就开始分泌消化液,孩子便会产生饥饿感同食欲,肠胃这种严格的时间节奏作用同钟表一样。
定时定量进食,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从而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同热量。此外一日三餐正确分配是:早餐占全日饭量的30~40%,午餐占全日饭量的40~50%,晚餐占有20~30%。上一篇:为什么说一般情况下儿童不宜穿皮鞋
下一篇:为什么说钠过多对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