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行为习惯 82
新生儿破伤风简介:
新生儿破伤风(tetanus of newborn)是由破伤风厌氧芽孢梭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的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故有鈥溒攴玮€濃€溒呷辗玮€濃€溗诜玮€澲啤�
部位:其他 四肢
科室:小儿科
症状:喉头痉挛、抽筋、脊柱同四肢畸形、喉头痉挛、抽筋、脊柱同四肢畸形、咳痰、咳嗽、气息异常、眩晕、头痛、新生儿破伤风、手术后破伤风
检查项目:血常规、脓汁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脑脊液常规检验(CSF)、血常规、脓汁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脑脊液常规检验(CSF)、胸部平片、颅脑CT检查、脑电图检查、破伤风抗毒素皮内试验(TAT)
相关疾病:痉病、热伤风、金疮、小儿狂犬病、小儿热性惊厥
新生儿破伤风原因:
一、发病原因
破伤风梭状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同人畜粪便中。其芽孢抵抗力极强,在无阳光照射的土壤中可几十年不死,能耐煮沸60min、干热150℃ 1h、5%苯酚10~15h,需高压消毒,用碘酒等含碘的消毒剂或双氧乙烷、气体消毒剂环氧乙炔才能将其杀灭。感染方式常为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来断脐、结扎脐带;接生者的手或包盖脐带残端的棉花纱布未严格消毒时,破伤风梭菌即可由此侵入。
新生儿破伤风偶可出现于预防接种消毒不严之后。伤风杆菌不是组织侵袭性细菌,仅通过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破伤风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排位第2的毒素,仅次于肉毒毒素,其致死量约10~6mg/kg。
二、发病机制
坏死的脐残端及其上的覆盖物使该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有利破伤风梭菌出芽繁殖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而致病。随着毒素的释放,产生毒素的细菌死亡、溶解。破伤风毒素经淋巴液中淋巴细胞入血,附在球蛋白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也可由肌肉神经结合处吸收,通过外周神经的内膜同外膜间隙或活动神经轴上行至脊髓同脑干。此毒素一旦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的神经节苷脂结合,抗毒素也不能中同。
上一篇:先天性风疹解析与治疗
下一篇:肠梨形鞭毛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