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为习惯

学前期:普通感冒

2024-02-06 行为习惯 72

  【症状】

  普通感冒是由鼻腔喉咙遭受病毒感染所致,这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儿童间的轻微传染病,且发病次数会随着与其他儿童发展多的接触,或进入托儿所而增加。

  普通感冒一般先出现咽喉发痒,其后症状包括:

1、流鼻涕。

  2、打喷嚏。

  3、鼻塞,可造成婴儿喂养困难。

  4、咳嗽咽喉疼痛。

  5、流泪。

  6、肌肉痛。

  7、有时会发烧。

有时感冒病毒可蔓延至肺部,引发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而且这些病都可能因细菌感染而恶化。细菌感染也能引起发中耳炎、或是影响鼻窦,造成鼻窦炎。感冒也是哮喘患儿发病的诱发因素。

  【应对措施】

  虽然大多数的感冒症状可在1周内消失,但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减轻症状:

1、孩子房间应保持温暖,并增加房内的湿度。

  2、要让患儿饮用足量水分。

  3、患感冒的婴儿应少食多餐。

  4、可以让患儿服用扑热息痛溶液,以减轻咽喉痛其他疼痛

  症状:

假如患儿不思饮食、发烧超过39℃,或似有全身不适,那么就应该在24小时内前去看诊。假如5天之后,咳嗽症状仍未改善,或其他的症状持续10天以上,或出现新的症状如耳痛,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出现原因】

引起感冒的病毒有许多种。上幼托的孩子特别容易得感冒,这是因为他们会接触到许多体内尚未具有免疫力的病毒。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感冒病毒会以飞沫形式传染他人。人们也可能会因为直接接触病人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染上病毒。

  【预防】

除了避免与患者接触之外,并没有其他预防感冒的方法,为了降低被感染的机会,应该避免将婴儿带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易发年龄】

  学龄前期为高发期。

标签:
标签列表